◤
“非常棒的PBL,長達2個月的時間讓孩子們從各個維度了解了一樣事物,最后呈現(xiàn)的結(jié)果實在是太酷了!了不起!”
“非常感謝老師們和孩子一起設計這樣有挑戰(zhàn)性的項目,引導孩子們?nèi)ヌ骄?、去深入思考,給予孩子豐富機會拓展視野和體驗操作,重視孩子們的想法和提問,幫助孩子們分工合作,讓天馬行空的創(chuàng)意想象得到實現(xiàn),共同完成了項了不起的大工程?!?/p>
“第一眼看到‘葉子博物館’的時候被驚艷到了,像真的博物館一樣,這是去過最好的‘博物館’,而且太美了,審美滿分!”
——《葉子博物館觀察記錄》
讓家長們不吝溢美之詞的,正是中班孩子們的項目探索——“葉子博物館”!本周,“葉子博物館”圓滿結(jié)題,寶貝們通過“開放日”的形式,邀請爸爸媽媽們到幼兒園觀展,在這場展覽里,爸爸媽媽們看到了什么?
01
看到“從0到1”的
項目誕生歷程
在彩虹跑道上,爸爸媽媽興趣盎然地觀看“葉子博物館”記錄展板——
在葉子的“項目式學習”中,孩子們在解決“如何策劃葉子博物館”問題驅(qū)動下,展開主動探索和構(gòu)建學習,孩子們是項目的主人翁,體驗了指向真實問題的、跨學科的、開放的、自主設計的、多方合作的、強調(diào)動手實踐和獨立思考的多種學習形態(tài)。孩子們從小小一片“葉子”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力量,收獲了“有生長意義的學習”。
02
看到卓越非凡的
“多邊形勝任者”
“他們的世界小小的,小到只有自己和眼前的物象。他們的世界又大大的,想象力超乎我們的想象,整個宇宙與他們相連。我們應該多蹲下來,用他們的語言與他們對話,可以看見他的世界,他們對待世界的態(tài)度和看法,并引導他們與這個世界更好地相連?!?/span>
——中一班小冉媽媽《葉子博物館觀察記錄》
孩子們的“小宇宙”里有什么?
奇思妙想的創(chuàng)意
如何讓博物館展覽更有趣,孩子們的核心在于,要讓觀眾有非常愉悅的參與感、體驗感和互動性。
孩子們設計了“猜形狀、猜名字、顏色配對”等互動小游戲,爸爸媽媽們在趣味游戲中了解了許多葉子的知識。
孩子們把“葉綠素提取”和“絨毛實驗”等器材搬到現(xiàn)場,非常得意地對爸爸媽媽說:“我會做實驗,我可以教你們喲!”
孩子們把“叮當幣購物”和“茶歇區(qū)”巧妙結(jié)合起來,爸爸媽媽們用“購買”的方式選擇喜歡的茶點和水果,非常新穎。
孩子們制作了“葉子相框”等互動道具,爸爸媽媽們拿著它現(xiàn)場打卡合影,記錄下美好的時刻。(打卡合影)
責任感和任務意識
每一個孩子非常積極負責,激情澎湃地吸引顧客:“我考考你,你知道什么葉子有毒嗎?”“你知道怎么區(qū)分嗎?”“你知道怎么做葉子面具嗎?”吸引了一大波感興趣的客人。
他們主動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說:“我不能跟你走,我要負責我的點位,你先到其他地方參觀吧!”有小朋友中途離開,同伴會及時提醒:“你快回來,我們的任務是在這里喲!”即使自己點位沒有客人了,也堅守著不離開。
主動學習,構(gòu)建知識網(wǎng)絡體系
在科普區(qū),孩子們頭頭是道地講解“樹葉為什么會變黃、為什么會落下”等科普知識,家長們感嘆:“一開始我以為他認識字,是在照著展板的文字讀,后來我發(fā)現(xiàn)句子順序和用詞不一樣,才知道他完全是自己理解并復述的?!边@難道是提前練習背誦的嗎?
老師說:“當然不是的,孩子們在學習葉子知識之后,他們又把自己的理解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,還喜歡同伴間互相提問,在重組建構(gòu)中,從一個知識的學習者轉(zhuǎn)變成為了一個知識的教授者?!?/p>
解決問題的能力
在《樹葉化石》展區(qū),孩子們介紹到:“我們用泥土拓印的方式來呈現(xiàn)樹葉化石,最開始我們沒有做出來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是印得太淺了,第二次就加大了力氣,然后就成功了!”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曲折故事,都展現(xiàn)了孩子們堅持不放棄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語言表達、復雜性社交
現(xiàn)場有一些突發(fā)的情況和“超綱”問題,考驗著寶貝們臨場應變的復雜交往能力。
一個媽媽問:“這個葉子項鏈真漂亮,我可以試戴一下嗎?”孩子想了想告訴她:“不行哦,這是小朋友的展品,你可以觀看,但是不能戴?!比缓蠼o媽媽講解葉子項鏈的制作方法。
展覽快結(jié)束了,茶歇區(qū)的“銷售員”發(fā)現(xiàn)產(chǎn)品滯銷,于是主動開啟打折促銷活動:“兩杯水只要一塊錢啦!快來買喲!”
沒有預想到的情況一一發(fā)生,但是寶貝帶著主人翁意識隨機應變、靈活處理,展現(xiàn)出了非常卓越的交往能力。
相互溝通分工合作
每當有顧客來到茶葉蛋點位,一個孩子負責舀蛋,一個孩子負責分發(fā)手套,一個孩子負責給紙巾,一個孩子負責介紹茶葉蛋的制作方法……有條不紊地服務好顧客,非常有團隊意識和協(xié)助能力。
……
在這次展覽中,家長們不僅是觀展人,也是一位共同教育者。在前期配合孩子做問卷調(diào)查,和孩子一起收集葉子。在觀展現(xiàn)場認真傾聽和積極提問,不僅關注自己孩子,同時也關注其他孩子,并且做好觀察記錄……老師說:“最難能可貴的是,家長們看到了美好教育的樣態(tài),讀懂了萬匯教育背后的用心,都在積極地參與到教育陪伴中,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充滿信心。”
More
孩子們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,在項目中自己像真正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一樣完成策展,像科學家一樣思考,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,像藝術家一樣創(chuàng)作……這樣對自己力量的發(fā)現(xiàn),讓他們擁有了更多面對未來的自信與勇氣,將認知學習和社會性成長相結(jié)合,成為更有勝任力和對自己未來有積極態(tài)度的人,這是“教育的長期主義”最值得期待的發(fā)展方向。
【END】
策劃:企劃部
素材:紀莉 劉曉風 汪思余 趙歡
文稿:陳娣
攝影、排版:岳子雅